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土地托管模式,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信息发布者:杨旭亮
    2017-03-03 12:29:21   转载

    土地托管是指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把土地托给供销社等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的做法。土地托管现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成果。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托管,在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收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较好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1]  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民实现双赢的很好合作方式,目前全国各地还在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分为全托管方式,半托管方式。

    托管”是近些年在中国农业的实践中,发展起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一种新兴农业种植和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有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农业的发展目标与过去完全不同

        


    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大量制造和使用,化肥和农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农业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大多数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开始,开始逐步进入了“丰衣足食”的小康阶段。


    农业在“供不应求”的阶段和“供过于求”的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规律。在供不应求的阶段,国家要调动一切资源,不计成本和最大化地生产粮食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但是在粮食生产已经满足人们“口粮”的基本需求之后,其生产的主要目标则逐步转变为:稳定供应、多样化、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建设等,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也从单纯的数量追求转为效率和效益的追求。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长期食物短缺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中国农业的发展思路一直没有得到调整,还是单纯追求数量的最大化。其结果就是造成了今天以环境恶化和资源过渡消耗为代价,生产了大量品质不高,没有市场销路的农产品的窘境。


    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农业的发展目标必须从单纯的数量导向,逐步转变为效率和效益导向。因为,只有生产效率提升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才会得到提升,数量的充分供应,品类的丰富性和质量的保证性才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障。


    小农经济模式在中国没有出路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品质大保障必须是在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基础上实现的。中国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发达的现代化农业作为保障,中国的粮食供应,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中国农业的核心是主粮作物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是经济作物发展快慢和赚钱多少。如何在现有制度的框架下打破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迅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业的保障供应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福祉的根本大事。


    以“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各种名目出现的小规模的农业,更适合经济作物和地方特色的小作物、小品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补充形式,但是不能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不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大规模农业不会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中国由于现行土地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制约,几千年的农耕史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形态,以及众多的人口和耕地资源稀缺的现状,使得中国在发展大规模和现代化农业的方面障碍重重,步履维艰。


    除了在黑龙江农垦和新疆建设兵团范围内,中国的农业不适合走欧美的大规模农业和农场的道路。再加上中国由于耕地资源的稀缺,耕地的价格高启而农产品的价格低廉,社会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承受如此高昂的流转费用,农业的投资率也达不到社会资本的期望值。因此,大规模的农业在中国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其施展的空间和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不会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为什么说“土地托管”是中国农业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土地托管是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几种农业生产模式的缺点,通过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反复实践和讨论修正,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的商业模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被广泛的探索、实践、宣传和推广。


    在此之前,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外来大户的承包种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原始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主要模式。他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通过流转成本,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得到以下的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托管的形式由于对于启动资金和资本需求少,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能够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按照市场化的规律运作,其劳动生产率,种植和栽培水平,以及管理和经营水平都较高,抵御气候和市场风险能力强,最适合中国现有国情和农业生产的水平,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什么是适度的规模化,它的标准如何界定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与其它产业一样,必须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中国农业在未来不再会是原生态的自然经济形态,不再是小规模的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不再会是以高强度的劳动投入为代价的单纯的数量化的生产。其发展规律与其它产业一样,要经历规模化、规范化,现代会和产业化的四个基本发展阶段。


    世界各国各地区农业的发展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大规模农业,有以东南亚、日本、台湾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等,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以一定的规模和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


    多大的规模才是最适合本国和本地区的适度规模?这主要依据当地自然资源资源的禀赋,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 特别是土地制度和政策,以及历史上所形成的农业经济形态所决定的。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生产条件不同,土地破碎化的程度不同。总体来说,北方的适度规模要大于南方,旱田的适度规模要大于水田,主粮作物的适度规模要大于经济作物。


    根据“美来众联”的农业操作的实践经验证明,旱田的适度规模是在1500-3000亩之间;水田的适度规模是在500-1000亩之间。决定其规模的最核心的要素是:小型农机具的配套、操作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土地托管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依托全程机械化服务是土地托管模式的核心切入点。以农业机械取代繁重的人工劳动,集中连片种植,以再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农资投入、农产品销售和农业金融与数据完善服务的内容。具体说来涵盖以下各个方面:


    -    土地集中托管和服务的业务整合

    -    农业生产、种植和经营方案的讨论和确定

    -    农业机械的配套和全程服务

    -    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    农资产品的鉴定、选择、配套、集采、配送和施用

    -    农业生产的过程管理、监控的调整

    -    农产品的集中种植、收获、烘干、仓储和销售

    -    订单农业和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    农资贷款,农业金融租赁,粮食银行,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

    -    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


    土地托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首先,土地托管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从而帮助中国农业找到一条可以迅速实现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捷径;


    其次,土地托管可以通过土地的连片种植,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应用和升级,把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产业人口的转移;


    第三,土地托管可以大大加速中国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第四,土地托管可以实现相对标准化的操作,可以被迅速复制和推广,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第五,由于土地托管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中的标准化操作,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保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农业大数据可以被实现。




    土地托管的理念是,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带动和提升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解放劳动力,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加快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


    土地托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农业变得更简单。


    土地托管模式助力农业现代化


        土地托管使农民种地变得十分轻松


        □本报记者程昭华文李文波摄影

        土地托管在多地兴起

        6月,正值麦收关键时期,在不少农户忙于租用农机抢收新麦时,巩义市鲁庄镇苏家庄村的老祖却在家中休息。

        “我将全家的地都托管给合作社,收割也不用管。我只需要付给合作社托管的钱,再决定粮食是卖是留就行了。”40多岁的老祖,是目前家族唯一还在种地的农户。兄弟子女陆续去城市打工,让他手中一下有了近40亩土地,一年忙下来,着实累得够呛。

        而从今年起,包括老祖在内的当地不少农户,都加入了鲁庄镇的土地托管经营。结合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该镇组织动员群众,将部分不愿耕种或者无力耕种的产粮田,委托给大户或者合作社代为耕种管理。

        何为土地托管?简单说,就是将自己的土地交由他人代为进行田间管理与种收。与土地流转不同,托管后经营权仍归农户,种啥农户说了算,收获的粮食也归其所有。“对农民而言,相当于雇了个保姆,支付一定的金额,增加了产量,实现增收。”鲁庄镇相关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

        我的地,你来种。管理归你,粮食归我。不只是巩义,包括南阳、许昌、商丘等产粮区,在今年都开始兴起了土地托管的模式。在邓州市龙堰乡,农户孙俊龙加入了当地众哈哈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过去农忙时需要请假回村的他,也因此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告诉记者,今年根据推荐,他选择了种植高蛋白小麦。人虽在工地,然而家里的5亩地目前都已经收割完毕。“从种到收我都没管过,算上过去农忙时期回家耽误的时间,一年能比过去多赚3000多元。”孙俊龙说。

        而许昌鄢陵县振峰农机专业合作社,则利用土地托管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平价的农资供应、农政服务、农技推广,令当地农户获得了高于自己种乃至流转的收入。

        “南阳地少人多,有的家里一口只有一亩多地,自己平时打工忙不过来,又不想流转,土地托管则正好可以作为选择。”邓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外出务工人员众多,是我省很多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如邓州,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就超过40万,农村劳动力紧张。与此同时,由于土地流转一般需要签订长期协议,部分农户并不愿进行流转,导致土地荒废或得不到良好的管理。而耕地交由合作社等机构进行托管,农户的土地上生产的粮食能自己卖钱,粮食产量也有了保证。

        “土地托管收入更高,也有利于农机具的使用。”邓州市桑庄镇农民王祥溪表示,如果将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600~800元,而托管则可以有近两千元的收入。同时土地还是自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种植庄稼。“很多农民还是希望自己手里有地,相较而言,我更愿意选择土地托管。”

        还需政府“托”一把

        作为土地流转的有益补充,土地托管从出现以来,就受到不少农户欢迎。仅在邓州市,目前就已经出现如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南阳润泽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合作社参与土地托管,解决了当地规模化农业生产与土地撂荒等问题的困扰。

        而对于土地托管机构而言,通过批量托管,实现了规模化的耕作管理,也降低了种植成本。在一家合作社给记者出示的托管合同上,一般半托管服务包括整地、施底肥、种子、除草、追肥、一喷三防和病虫害防治、灌溉等9大项内容。而在收费上,则为240~290元。“托管机构可以在测土培肥、播种、病虫害管理等方面施行统一管理,降低成本。加上收取托管费用以及赚取农资差价,从而实现双赢。”

        虽然土地托管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有着现实意义,但目前来看,资金较少、人才缺乏和设备不足,也在制约着土地托管模式发展。

        鄢陵县一家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经营主体,遇到好年景自然能够赚钱,但如遭遇自然灾害,农户和合作社的收益就会受到影响,从而让农户对土地托管失去信心。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和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时,只会预付部分托管费,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普遍缺乏资金周转。“尤其遇到有时候干旱需要调用水车等设备的时候,就有点力不从心了。”除此之外,土地托管想要增收,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服务,而受困于人才匮乏,多数时候合作社只能高薪外请专家,增加了成本。

        “土地托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社会与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一家土地托管合作社负责人孙先生表示,土地托管适应我省农村人多地少的农情,也尊重了部分农民的土地情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成功尝试,但若想对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更好的助推,还需要在农业补贴、保险、人员培训等方面,获得社会资本和政府的支持,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